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电气>>新闻报道>>

让照明设施成为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

  当走进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旁的街巷,人们的目光总会被一排红柱蓝纹的景观路灯吸引。这是古镇以腾冲皮影戏为魂打造的“移动‘非遗’展厅”——将人物服饰的细腻纹路、皮影戏的光影巧思、传统色彩的文化寓意融入设计。人们扫描灯柱上的二维码还可进入互动界面,用手指“操纵”虚拟的人物表演“桃园三结义”等片段。

  笔者认为,该举措将地方特色元素融入照明设施,让城市夜景更具独特文化魅力,值得点赞。应把握好三个“精准”,推动照明设施成为展现城市历史底蕴、传递文化内涵的窗口。

  元素提取要精准,避免“东拼西凑”的文化堆砌。在设计照明设施前,设计团队应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系统梳理城市的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名人故事、传统建筑风貌等文化资源,从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城市个性的文化元素。比如,陕西西安汉唐时期的文化底蕴极为深厚,设计可聚焦这一时期的建筑形制、纹样图案、文化符号等。通过精准提取本土文化元素,让照明设施真正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代言人”,避免出现各地文化元素混杂、失去城市特色的情况。

  功能融合要精准,做到“好看又好用”。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照明设施时,要考虑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将文化元素与现代照明技术、节能理念有机结合;要考虑照明设施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比如在多雨、多风的地区,照明设施的防水、防风性能需达标,确保其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只有实现文化表达与功能需求的精准融合,才能让“有文化的照明”真正服务于市民生活。

  场景营造要精准,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不同城市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和环境氛围,照明设施需根据具体场景进行调整。比如在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密集、街巷空间相对狭窄,照明设施设计应以保护古建筑风貌、营造宁静古朴的氛围为核心。应根据不同场景的特点设计并安装照明设施,让照明设施与周边环境、文化氛围形成有机整体,使市民在特定的空间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感染力。

  李 明

上一篇:苏州施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