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电气>>智慧城市>>
理顺运行机制 撬动万亿智慧城市市场(2)
- 时间:2013-10-25 15:42
- 来源:新华网
加之智慧城市试点可以依托相关平台获得国开行的融资扶持,引发地方政府争相申请。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智慧城市推广部高级经理周意诚说,政府部门的“动机不纯”直接导致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求大求快,“三五年建成智慧城市”的不切实际的做法比比皆是。
第二,部门间、央地间存在协作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认为,在推进国内智慧城市试点中,发改部门侧重于规划,科技部门倾向研发,工信部门强调设备制造,住建部门在于落实,但目前尚无一个强力部门起到牵头或者协调作用,导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评定标准和成熟模式也存在缺失。外交部欧洲司参赞倪晓京也指出,作为舶来品,智慧城市概念在外国的标准并不统一,有的强调技术密集投入,有的倾向进行精致改造,不同智慧城市建造理念迥异,直接引入困难。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要建设智慧城市还是要有一定的纬度,如城市的开放程度、宜居性等等,但目前尚无国家层面关于智慧城市的标准,地方规划多基于地方实际,推广具有局限性。
完善设计和标准制定成当务之急
业内人士认为,促进智慧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应优先完善智慧城市相关顶层设计和标准制定,同时,在推进过程中加强精耕细作,注重实效,不断进行模式创新。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像过去欧美一样,传统方式的城镇化进程必然带来大量的污染和各种社会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才会在中国兴起。”原芬兰驻华使馆科技参赞,现任芬兰DEC公司副总裁说,智慧城市本身是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而它所带来的更多的是数字化的、科技型的经济类型,而其所创造的也是环境友好型以及高科技的就业机会,应做好产业规划,合理布局智慧城市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等人认为,建设智慧城市应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把握智慧城市的总体战略,一拥而上的试点对于完善标准,调正方案等任务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建议优先完善相关设计和标准制定,为试点城市指明发展方向。
汪玉凯说,顶层设计应着力解决三大问题,理念、战略和路径问题。从理念讲,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建设理念。从战略讲,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智慧城市构建的基本内涵和路径,但不管哪一种智慧城市的构建,都应该坚持九个字的思路: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
针对当前智慧城市政府迫切现象,业内专家指出,政府应该摆正角色,自降“虚火”,真正使“智慧”能落地,市民能受益。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智慧城市推广部高级经理周意诚说,日本政府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中,只负责计划制定以及支付少量启动资金,大部分项目资金由企业、社区承担,智慧社区建成后,三方根据利润情况进行分成,这降低了政府投资风险,也提高了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还有专家认为,在推进智慧城市的进程中,还应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如将城市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信息化应用重点,集中解决制约城市发展问题,以探索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应用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丽丽)
上一篇:智慧城市建设正当时 智能安防机不可失
下一篇:上海发布智慧城市建设十大新闻事件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